46498171_xl(1)
在銀行上班的一位好友,上周與我險些吵起來。
01
空抱怨,
是最無濟于事的行為
在銀行上班的一位好友,上周與我險些吵起來。
她換了崗位后還沒適應,三不五時發(fā)微信說“業(yè)績KPI完成不了怎么辦???”、“塑料同事個個勾心斗角”、“制度實在太不合理了。”
有一天半夜,她又突然開始說40多歲的女領導如何吹毛求疵,絕對是在欺壓她。
我零星插句話,被她連語音帶文字的消息瞬間刷飛。
好不容易找到個間隙,我提了幾個建議,她還沒聽完就以“你不知道”or“肯定沒用”全盤否定,然后繼續(xù)開啟吐槽模式。
我當下就炸毛了:
“你叨叨個半天然后呢?你要不想辦法解決,要不就接受現(xiàn)狀,其他都是廢話!”
背業(yè)績不是大家都一樣?
領導要求多,你有和她溝通過嗎?
看同事不順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,整天瞅他們干嘛?
好友嘀咕了句,哪有你想得那么簡單。悻悻結束。
我越來越發(fā)現(xiàn),“三思而行”經(jīng)常被操作成兩截。太多人沉浸在形形色色的假想問題中,再牽扯出無盡的情緒,有“三思”,卻打死不“行”。
它就像令人上癮的慢性毒藥,讓你陷入一個怪圈中。
OK,心情不好抱怨幾句可以理解,但如果始終沒去做些什么扭轉(zhuǎn)局面,任你抱怨到天荒地老都沒用。
美國前總統(tǒng)肯尼迪說,“最大的危險是無所行動”。你本來只是站在懸崖邊,被滋生出的情緒纏得邁不出腿,直至把你拖入深淵。
02
有種誤解,
叫“我覺得”
其實,我也曾頻繁掉入“想得多做得少”的坑。
印象很深的一件事。
工作前兩年,我有一個不錯的內(nèi)部轉(zhuǎn)崗機會,但同時另外一家公司伸出橄欖枝。而我顧慮重重,一會擔心能力不匹配,一會擔心上班環(huán)境,一會又考慮職業(yè)規(guī)劃。
此后幾天輪番問周圍的人,我以為這叫“慎重”,結果帶我的女主管說:
“你再這么糾結下去估計也沒用,不如把優(yōu)勢劣勢、得失利弊一一列出分析。做1件實質(zhì)性的事情,都比你腦袋里想10件有用。”
我這才回過神來。
對?。嶋H上,我問的問題與前幾天的一模一樣,反而由于聽了太多“建議”,猶豫值飆升,一扭頭,發(fā)現(xiàn)依然呆在原地。
內(nèi)心戲太多,各種擰巴,是種嚴重內(nèi)耗。
同樣,猜測別人也是一把雙刃劍,在職場上,這把劍往往能輕易劃傷彼此。
認識的一位同行朋友Tom,發(fā)現(xiàn)晉升名單上沒有自己名字時,感到萬分沮喪,甚至開始懷疑人生。
因為,直屬上司曾許諾幫他爭取名額。
當天下午,Tom就請事假回家。后面開例會,他一言不發(fā),并且在工作群說些莫名其妙的喪氣話。
“勸你們看開些,老板說的怎么可能是真的?”
“X總最厲害的,應該是演技吧。”
“上班別那么努力,反正工資永遠不會漲,別問我咋知道的。”
后來還是上司主動找Tom聊。原來那次競崗由總部評比,Tom有一項評分相對低,暫時不符合要求,但只要年末業(yè)績達到就可直接晉升。
挺簡單的事,被主觀臆想折騰得烏煙瘴氣。
美劇《紙牌屋》有2句經(jīng)典臺詞:
1、憑感情做的決定不叫決定,叫直覺。
2、我不要假設,我要最終答案。
顧慮和假想,并不值錢?,F(xiàn)實不會因為你擔心這個、猜測那個而停止運轉(zhuǎn)。
03
動口與動手,
差之千里
知乎有個熱門問題:年輕時候最應該注意的事情是什么?
最高贊回答是——“由于害怕而什么都沒有做。”
我們經(jīng)??吹揭韵聠栴}:
-錢不夠花,總覺得自己窮怎么辦?
-上班好迷茫,不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?
-ABCD選項,選哪個最好?
那么,請從“做些什么”入手。
比如針對“上班好迷茫”。你可以把期望的行業(yè)、薪資等等細化出來,再看自己能否滿足,接著去招聘網(wǎng)上看通用要求;
比如針對錢不夠花。是賺太少還是花太多?去分析有哪些開源的方法,以及賬單里哪些支出是沒必要的。
最糟糕的,就是搖擺不定啥都沒做。
有個思維習慣叫“可得性偏差”。翻譯成白話大致是,你覺得“我已經(jīng)考慮過了呀,但以為行不通”,于是心安理得地接受結局。
過分放大了“想”的療效。
動口與動手,這本質(zhì)是兩種態(tài)度,一是被動,二是主動。
被動者,用一個字形容就是“等”。叫得再大聲、嘩啦啦列出108種理由,都不是實質(zhì)上的行動,只能原地蹲等。
主動者,做成功了得到happy ending;做失敗了,得到經(jīng)驗教訓。
怎么滴都能離目標更近些吧?
最強大的敵人,多是想象力塑造出來的。
04
擺脫情緒主導,
是有效行動的第一步
契訶夫的小說《公務員之死》,講了個挺耐人尋味的故事。
一位公務員看歌劇時打了個噴嚏,噴在坐在前面的將軍腦袋上。他嚇得三番五次向?qū)④姷狼?,弄得那位將軍從毫不在意到真的大發(fā)雷霆。
小公務員受到呵斥后,更加提心吊膽,終于把自己嚇死了。
由于對達官貴人過于恐懼,這位可憐的公務員放大了別人的反應,靠臆想判斷,被情緒牽著鼻子走。
這就像有人看體檢報告或醫(yī)學病例,看著看著發(fā)現(xiàn),納尼!自己符合好多絕癥的跡象,此后輾轉(zhuǎn)反側連覺都睡不好。
被情緒沖擊得理智脫線。
那位小公務員,道歉后得到將軍諒解,開心回家,不就繼續(xù)吃嘛嘛香?對身體不放心,去醫(yī)院好好做個檢查,不就足以打消疑慮?
作為一枚急性子,我常常在發(fā)現(xiàn)現(xiàn)狀不及預期時顯得格外焦躁,事后又懊惱不已。
之后,內(nèi)心的理性小人與情緒小人達成一個和解方法:
允許適當情緒化,但盡量不要超過5分鐘,并且最后一定要有實質(zhì)性的行動作為結束。
就像拿到一個deadline要求得匪夷所思的任務,盡管內(nèi)心狂罵老板,但手上還得趕緊列出計劃,做好安排,順便試試能否找老板討價還價……
不然豈不是坐以待斃?
這年頭流行討論思維,久而久之,讓人把“想”字高亮加粗,而把行動認為是輔助品。
關于這點,我很認同羅振宇說的這段話:
“在應試教育中,思考力當然比行動力重要。但是在大多數(shù)實踐工作中,行動力都比思考力重要。
為啥?
1.思考力是可以“借”來的。雇人、求人、激發(fā)人,都可以拿到他人的思考。
2.行動力則只屬于你自己。你不開始行動,你的世界就是寸步不移。
3.不開始行動,你其實壓根就不知道要思考什么。”
說到底,
只有想法而未付諸實現(xiàn),再絢麗的藍圖也是鏡花水月。
只剩情緒而沒解決問題,你只會被困于一堆亂麻之中。
想得多做得少,這病啊,得治。
“晚上想想千條路,早上起來走老路”,你的世界只不過多了黃粱一夢而已。